赏识让课堂充满生命力
张丽
俗话说: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”。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,而且强调实行“正向激励”。即以表扬为主。
在教学时我努力去赏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,哪怕是能力一般,成绩平平甚至成绩很差的孩子们,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发现学生的优点(如:长的精神、有灵气、漂亮、乐于助人……),在赏识的眼光里,我很快就发现这些孩子们其实很不“简单”:有的孩子调皮好动,但爱动脑筋,有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。有的懒惰贪玩,可是头脑灵活,心思活络,动手能力很强,有的脾气倔强,爱钻牛角尖,但对老师交给的任务绝不含糊。要赏识这些并不出色的孩子就要多加以鼓励和表扬,并想办法把他们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学习上,一旦他们有一点点进步,我就及时表扬。在我的赏识和赞美声中,这些他们不再自卑,不再懒惰,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有的成绩突飞猛进。
有一个学生考试排名基本在倒数十名,在教学中,我发现这个孩子记忆力比较强,并不完全属于“笨蛋”,只是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自觉地及时巩固,我就多次找他谈心帮他找出原因,并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问他,不给他放松的机会,对于他取得的一点点成绩,都及时地表扬,那怕他能记下一个很短的小题。有时我会友好地摸摸他的脑袋,有时我会向他伸出大拇指。
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时,在我的激励下,他为自己定下了成绩80分的目标。于是,我说:“好,你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。你如果达到80以上,老师请你吃糖,但如果你不及格,那么你要请老师吃糖,怎么样?”他表示同意。
本来作为一句玩笑话,没想到他当了真,期末考试后,他如果然拿着卷子到我的办公室来说“老师你看,我得了96分……”。我感到很吃惊同时也感到欣喜,—— 一是他终于超越了自己,取得了好成绩,二是:他不怕我,敢来跟我要糖吃。欣喜之余,我愉快地兑现了自己的诺言,同时鼓励他继续努力。他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办公室。
在我所教的学生中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,这也给我启示: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块糖,而是认可、鼓励和赞赏,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。赞赏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,赞赏是学生前进的动力。